從“雙邊會晤”到“四方會談”
與權利人碰面,交流與共享知識產權保護的相關訊息,這早已成為全國不少海關知識產權保護的常態(tài)做法。義烏海關把這種常規(guī)的“雙邊會晤”發(fā)展為“四方會談”,即新引入報關行和貨代企業(yè)。四方人馬坐論“保護”,信息來源更廣:權利人熟悉的如何辨識真假商品的訊息,海關掌握的知識產權保護最新政策法規(guī),報關行在日常接單中積累的知識產權保護方面最新動向……
通過擴大參與面的培訓班,這些信息被與會四方共享。據了解,截至目前參加此類培訓的報關行已有50多家、貨代企業(yè)30多家,權利人40多家。
義烏大中報關行業(yè)務主管劉東說,海關每次舉辦這樣的培訓班,他都積極報名參加。“直接與權利人面對面,是難得的學習品牌知識的機會。掌握更多更有效地辨別真假貨物的技巧,對于我們識別‘山寨貨’,進而淘汰問題客戶,幫助很大。這方面了解得越多,我們日常接單就越主動,抵御侵權商品的能力也隨之增強?!?/P>
是否侵權成為能否接單的標尺
“涉嫌侵權貨物,危險品貨物等九大類的,我們堅決不接單?!绷x烏市華誠報關代理有限公司與貨代企業(yè)簽訂的《報關委托協(xié)議》中,侵權貨物被視為頭號問題貨物,赫然列于《協(xié)議》開頭“拒接貨物聲明”的第一位。
“作為一個正規(guī)的報關企業(yè),這是應該做的。”“華誠”公司負責人錢宏偉說,“義烏海關對這些也抓得很嚴,每個月都排名,知識產權問題事關公司的生存,確實已成為我們接單的第一考量因素?!?/P>
據錢宏偉介紹,義烏海關實施了分類管理,如果報關行一年內被查出所代理報關貨物中涉及知識產權侵權問題達3次的,管理級別將調整到C類,海關將對其實施重點查驗;查出同類問題達4次的,管理級別將降為D類,實施100%查驗。
義烏海關還推出動態(tài)積分,按照所查獲侵權貨物價值的高低扣除代理報關行對應的分數(shù),每月一評,積分靠后的報關行將受到高查驗率的嚴格監(jiān)管。這就進一步將管理的觸角從控制侵權行為發(fā)生次數(shù)延伸到控制侵權行為的規(guī)模。
義烏海關的多重措施,促使報關行增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意識和責任感。報關行如果對經手代理的貨物不加以認真選擇、管理,一旦觸碰“高壓線”,很容易丟掉生意,甚至被市場淘汰。
把“壓力”層層傳遞到“終端”
“海關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我們的壓力確實增大了?!卞X宏偉談到如何保證代理報關的貨物中不含‘山寨貨’時說,“因為人手有限,我們不太可能派人去倉庫逐票核對客戶委托報關貨物的真假,只能反復‘敲打’貨代企業(yè),反復告誡他們。”
為保證所代理貨物“干凈”,“華誠”公司每成交一筆生意,都要與客戶簽訂委托協(xié)議。這份協(xié)議中除了寫明不接“涉嫌侵權貨物”以外,還規(guī)定,若委托報關貨物被海關查出有侵權問題,報關行將向其索賠2至5萬元。
像“華誠”這樣通過簽訂協(xié)議,將“堵截侵權貨物”的壓力向下層層傳遞的做法,在義烏報關行業(yè)中已逐漸流行。年初,大中報關行一口氣斷絕了與10多家貨代公司的合作關系。該報關行負責人說:“這些都是被查出有代理侵權貨物行為的公司。我們接一個單子,也就賺幾百元代理費,但一旦被查到侵權貨物,公司很可能會被迫關閉。我們現(xiàn)在寧可少賺一點,只接老客戶的單子?!?/P>
“這也是我們將管理重心移到‘中間環(huán)節(jié)’的初衷,從報關行開始,將‘知識產權是高壓線和生命線’的信號層層傳遞下去,形成堵截合力。”一位海關關員說。打出知識產權保護的“組合拳”,使“中間環(huán)節(jié)”得到“凈化”,報關、貨代企業(yè)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也明顯增強,并傳導到“出口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