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的陜西銅川中學生小軒(化名)兩年多前患白血病被迫休學,當時他受到學校的愛心救助?,F在他病愈想復學卻被學校拒絕。陜西銅川新區(qū)陽光中學表示,以小軒現在的健康狀況,學校擔不起這個責任。教育部門則表示,小軒病愈復學,學校應按規(guī)定辦。
初中生患白血病治愈 交學費想復學
2014年,在銅川新區(qū)陽光中學(私立學校)就讀初一的小軒,在課間休息時突然暈倒,經醫(yī)院檢查確診患上急性白血病。
經醫(yī)護人員十幾天努力,總算是把他的生命從死神手里搶了回來。但高昂費用讓這個家庭陷入了煎熬。“讓我感動的是小軒所在的中學師生伸出了援手,前后共募捐6萬多元?!毙≤幍哪赣H馬女士說。
△資料圖:陜西省銅川新區(qū)陽光中學
為不耽擱孩子治療,2014年11月,小軒辦理了第一次休學手續(xù),期限一年。2015年12月辦理復學,但小軒并未上學。2016年3月,再次辦理了休學手續(xù),期限一年。
今年6月,經醫(yī)院診斷確診小軒已康復“可復學”。6月21日,家人到學校交學費,準備讓孩子秋季重新入學。
校方拒收 建議家長給孩子找公辦學校
8月28日,學校突然通知小軒家長,不再接收小軒入學?!皩W校解釋說當時(6月)收費就不應該收。以小軒現在的健康狀況,學校擔不起這個責任。建議家長為孩子另找公辦學校?!瘪R女士說。
該校教育處副主任、辦公室主任均表示,小軒現在如要上學,難免會影響其他學生,影響不好。同時,陽光中學集體活動多,小軒身體狀況又不適宜參加這些活動,時間久了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而且小軒按照學籍管理已經是初三,如要回到學校上學直接進入初三開始學習,孩子功課估計趕不上。
△資料圖
校方一再強調:“主要怕其他學生及家長不理解?!?、“假如因為學習壓力給娃帶來不良身體后果,后果也無法估量?!?、“建議家長給孩子選擇公辦學校,壓力小一些?!?/P>
校方工作人員還表示,家長當時交錢“是學籍管理員私自收費。”同時,校方也表示:“是我們工作失誤,把關不嚴?!?/P>
教育部門:病愈復學,學校應按規(guī)定辦
盡管小軒的父母一再表示,如果孩子將來出了問題也不會找學校,并且可以寫保證書,但學校方面仍然拒絕其入學。對此,陜西銅川市教育局基教科相關工作人員表示,《陜西省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籍管理辦法》第二十三條規(guī)定,學生休學期滿要求復學,應由本人提出申請,經縣級以上醫(yī)療機構認定治愈或者認定可以正常學習,經學校審查核準,報上一級主管教育行政部門備案后,方可復學。復學學生應隨下一屆學生學習。復學時,學校應及時辦理學籍變更手續(xù)。
該工作人員表示,小軒沒有完成義務教育階段相應的學習,學籍怎么會從初一變更到初三?這是校方學籍管理人員工作失誤造成的,應及時更正。關于休學年限,一般規(guī)定連續(xù)休學不得超過兩年,“但如果學生病重兩年內無法治愈,難道就不能再辦理休學手續(xù)了嗎?如治愈后復學,經過正常申請,學校應按規(guī)定辦。將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學生拒之門外,屬于違法行為。”
陽光中學校辦公室李主任表示,經過與家長溝通,家長接受了讓小軒去公辦學校的建議,學校也愿意協(xié)助家長為學生辦理轉學手續(xù)。
這起事件最后以小軒的轉學結束,但背后的問題并沒有解決。以前,一些學校對艾滋病學生有入學歧視,現在白血病患者雖然痊愈也被拒絕入學,形形色色的歧視怎么破解?背后反映了什么問題?
央視評論
教育,怎可如此冷漠?
患病學生痊愈后期待重返學校,心中滿是對同窗和校園的渴望,然而學校卻以“安全顧慮”為由將他拒之門外,陽光中學的做法不僅不陽光,還相當冷漠。
眾所周知,我國《義務教育法》明確規(guī)定了九年制義務教育的權責利。任何學校不得以任何原因將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學生拒之門外,否則就觸犯了法律。盡管該學校是一所民辦學校,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無論公辦校還是民辦校,都是教書育人的責任主體,也同樣都有遵守法律的義務。顯然,拒收學生的做法有違法律。
△資料圖/圖自視覺中國
與此同時,學校在態(tài)度上顯然有一個明顯的轉折。起初全校師生捐款,讓小軒心中充滿陽光。隨后的冷漠無情,又將他重返校園的熱情打入地獄。冰火兩重天之間,究竟是什么讓學校的態(tài)度起了變化?是真的有“安全顧慮”,還是因為小軒的到來將帶來一系列“麻煩”?
更重要的是,學生因特異體質或特定疾病入學被拒,這不是個案。學校因為“安全顧慮”而不敢接納特定學生,甚至不敢組織大規(guī)模春游的案例更是比比皆是。這其中折射出諸多問題:
其一,教育不是流水線的規(guī)?;a,不可能期待每一個學生都身體完全健康、四肢健全。怎樣針對不同的學生條件做好教育工作,值得我們思考。小軒已經康復,尚且吃了“閉門羹”,那么其他身體條件有恙的孩子,又會遇到怎樣的拒絕?
其二,學校的“安全顧慮”具有普遍性,它暴露了我國在學生安全責任劃分上的法律漏洞和短板。怎樣讓學校心無旁騖地搞好教育,而不必擔心出了安全事故后來自家長和社會壓力,這同樣值得思考。
每一個孩子都是天使,都值得我們百分之百地投入。從這個意義而言,每一所學校都應當向小軒和他所代表的那群孩子敞開大門,用心去擁抱他們,用愛去接納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