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峰
價格牌魅力銳減
綜觀我國家電市場20多年的發(fā)展歷程,價格牌一直是家電廠商競爭市場屢試不爽的法寶。無論是電視、冰箱、洗衣機等大家電,還是微波爐、熱水器、燃氣具等小家電;無論是家電銷售的旺季,還是淡季,價格戰(zhàn)的硝煙一直綿延不絕。在這個“五一”黃金周來臨之際,價格牌也理所當然地被各大家電廠商競相拋了出來。
價格牌出得最為干脆的要算平板電視了。記者發(fā)現,在連續(xù)幾年的持續(xù)價格跳水之后,雖然各大平板廠家都在叫嚷:平板已經是微利,做平板是賠本賺吆喝,已經不可能再降價了。但是面對市場激烈的競爭,降價還是成了這個黃金周的主旋律:國美永樂并購后,兩者在上海的首次深度合作將于“五一”黃金周亮相。國產品牌32英寸液晶彩電將跌破3000元價格底線,合資品牌42英寸液晶彩電首度跌破8000元大關,合資46英寸液晶彩電價格均首度跌破萬元大關。在此輪降價潮中,不僅國產品牌當仁不讓,合資品牌也是生力軍。夏普表示,其麾下的產品降價幅度將達到15%,松下銷售負責人繁實建史告訴記者,松下大尺寸等離子產品最大降價超過1萬元。
平板電視類的大家電如此,微波爐類的小家電也是降價不已。記者發(fā)現,借著微波爐誕辰60周年的良辰美時,微波爐正在掀起新一輪的降價潮。微波爐巨頭格蘭仕還打造了首屆微波爐節(jié),當然降價也是過節(jié)的主要禮物:各款型的產品降價都在100至400元左右,降價最多的竟高達800元。
雖然家電廠商紛紛厲兵秣馬,降價以待,但是記者在調查中卻發(fā)現,消費者已不再是惟價格馬首是瞻了。以往常被商家視為法寶的驚爆價商品前再也沒有人頭攢動的場面了。在北京西三環(huán)的一家家電賣場,記者看到,各個品牌的空調柜臺都打出了特價產品的招牌,價格一般要下降1000多元,但是并沒有多少人問津。一個正在選購空調的消費者告訴記者,雖然價格是降了,便宜了,但是還是得買自己中意的產品,不能單看價格。銷售人員也向記者證實,同以往不同,如今特價商品不再吃香了,相反那些品牌較好、性價比高的中高檔產品更受消費者的青睞。
中國家電市場專題調研課題組負責人陸刃波告訴記者,該課題組的調查結果顯示,如今,消費者對價格戰(zhàn)的反應越來越不敏感了,而產品的價值正被消費者看重。
概念牌神秘不再
與價格戰(zhàn)形影不離,概念戰(zhàn)一直是家電廠商征戰(zhàn)市場的兩大法寶之一。在我國家電市場的成長史上,概念炒作幾乎貫穿始終,而且是愈演愈烈。
在非典襲來、禽流感盛行之時,人們對健康的關注迅速升溫。于是健康家電便一夜間擠滿了市場。有關健康家電的概念宣傳更是鋪天蓋地:空調有負離子的、光觸媒的、氧吧的、光波的、換氣的;冰箱有納米的、維生素的;洗衣機有臭氧的、銀離子的……
當電力供應緊張、能源出現匱乏之時,節(jié)能便又成了主旋律,各色節(jié)能家電粉墨登場,節(jié)能概念大戰(zhàn)盛況空前:節(jié)能變頻家電、美國能源之星、歐洲A級節(jié)能、節(jié)電40%、節(jié)電50%等等。
即使什么外在需求都沒有,也難不倒廠商,各式新概念照樣層出不窮,因為憑空制造概念早已成為家電廠商們的拿手好戲。
當然,在這個“五一”黃金周來臨之際,家電廠商也不會忘了本來就沒有停止過的概念戰(zhàn),窮盡心思挖掘可以贏得消費者眼球的概念牌。
于是,等離子和液晶破天荒地打起了所謂人性關愛的健康概念牌,空調打起了新鮮空氣概念牌,熱水器打起了用電安全概念牌,微波爐打起了健康烹飪概念牌……在這個“五一”家電市場的上空,可謂是各色概念牌滿天飛舞。
本來適度宣傳,向消費者推介產品、普及家電知識,是無可厚非的,但是過度的概念炒作卻正使民心遠離。在采訪中記者發(fā)現,如今消費者正日漸成熟,對概念炒作已經產生抗體,對概念炒作的關注度日漸降低。
記者在北京一家賣場采訪時遇到正在選購空調的宋先生。他告訴記者,家里面有一臺空調,是在非典那年買的光觸媒健康空調,買的時候廠家宣傳得非常神奇,價格也比普通空調高出500多元。但是,在使用過程中卻一點也感覺不到和普通空調有什么區(qū)別。因此這次買空調,他再也不相信廣告宣傳了。
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公布的一項最新調研結果顯示,88.6%的消費者表示對其使用的健康空調的“健康功能”沒有明顯感知。陸刃波就此指出:這個數據已經為廠家敲響了警鐘——— 消費者對廠家的信任度正在降低,過度的概念炒作正在使消費者的心同廠家拉開距離。
服務牌讓消費者欣喜又擔心
在家電市場日益成熟的今天,服務競爭是大勢所趨。當然,在“五一”黃金周到來之際,家電廠商也是競相打出服務牌,高舉關懷的大旗,吸引消費者的眼球。
某空調廠家承諾6年包修、終身免費清洗;某熱水器廠家承諾終身免費更換加熱棒;某知名品牌的洗衣機承諾,將免費包修時間延長至5年;某品牌的電磁爐承諾終身免費包修等等,不勝枚舉。就是一向以高科技產品自居而拒不執(zhí)行“三包”規(guī)定的平板電視廠家,在“五一”黃金周來臨之際,也紛紛表態(tài)回歸“三包”,承諾主機包修一年,包括顯示屏在內的主要部件保修三年,同時還提供諸多免費上門服務之類的增值服務。
如果這些承諾能夠最終兌現,對消費者當然是件好事。但是從我國家電業(yè)20多年來的發(fā)展看,這種過度承諾最終只能是空頭支票。消費者很難在幾年后得到企業(yè)承諾的好處。
安徽消費者蔣先生一說起廠家的過度承諾就是一肚子氣。他告訴記者,2005年他購買了一臺售價為630元的洗衣機,廠家承諾“免費包修5年”。最近,洗衣機出了問題,由于還在“三包”期內,蔣先生聯系了保修卡上指定的特約維修店,但卻被告知該公司已被并購,與維修店的合約也已終止,不再提供該免費維修服務。
對于家電廠家的服務承諾,消費者是既欣喜又擔心。在大中北京中塔店,一位姓楊的消費者說,每到家電銷售旺季來臨的時候,家電廠商都會開展一些規(guī)模較大的服務活動,活動之前一般會利用媒體大造聲勢,場面也十分壯觀。但大多是雷聲大雨點小,別說當時上門服務,就是幾年都難得遇上一回,真的能夠享有免費服務的也只是少數的幸運兒。他說:“我家買了某品牌的空調,3年了還從來沒有服務人員上門清洗過。”他希望廠商“千萬別再玩虛的,還是來點實用的好?!?/p>
中國家電協會副秘書長陳鋼指出,這種非理性的過度承諾很多時候就是一個“溫柔的陷阱”。雖然能得到暫時的銷量增長,但也會給企業(yè)帶來巨大的負擔,一旦不能兌現,將會徹底失去消費者的信任。因此,在大多數情況下,這種終身免費服務的承諾不僅對消費者是不負責任的,對企業(yè)來說也是短命的行為,愛多、高路華等就是典型的案例。
中國消費者協會副秘書長武高漢認為,家電企業(yè)應該本著誠信服務的宗旨,切實將消費者的利益放在首位,言必行,行必果。如果只是將服務承諾當做宣傳和吸引消費者眼球的噱頭,必將失去消費者的信任。從而使自己的路越走越窄,最終將被消費者所唾棄、被市場所淘汰。
樹品牌才是征戰(zhàn)市場的利器
單一的價格牌、概念牌、服務牌,雖然在很多時候也能夠賺取消費者的眼球,換來某一時期的市場增量,但是這肯定是暫時的、不長久的。著名的家電專家陸刃波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從市場的長遠發(fā)展來看,品牌才是企業(yè)征戰(zhàn)市場的利器。
著名品牌營銷策劃專家沈青對記者表示,隨著知識和新經濟時代的到來,經濟已經越來越一體化、全球化。在經濟一體化和全球化的時代里面,品牌起著一個旗幟的作用,當一個企業(yè)的品牌從一個國家踏入另一個國家,甚至踏向全球的時候,這個品牌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沒有品牌,肯定寸步難行。“在充分競爭的家電行業(yè),如今利潤已經像刀片一樣薄,名牌可以賺大錢,不是品牌就什么都不是”。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深有體會地談到,多年來海爾一直希望打造一個為中國人驕傲的世界名牌。做了這么多年,我自己體會沒有品牌不行,要打造一個品牌真的很難。張瑞敏指出,如今全球化和信息化已經使世界“扁平化”了。這意味著,所有的圍墻都推倒了,現在的世界就是一個平臺,世界品牌就是消費者可以聽得懂的語言。對中國企業(yè)來講,不是品牌就很難做下去。
一個品牌的誕生和培育離不開產品做支撐,產品是品牌的核心元素。因此,企業(yè)在做產品促銷的時候,不能夠單純就產品而促銷,要時刻考慮到促銷活動與品牌的關聯度。要清醒地認識到,品牌才是企業(yè)的生命力,才是最終吸引消費者的不二法寶。

